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北大法学院选派优秀在读学生参与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工作。5名合唱团成员用嘹亮歌声传递对历史的铭记,5名志愿者及现场代表以热忱行动践行小我融入大我的信念。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法学院全程提供支持保障,在这一历史性时刻留下独特的青春印记,展现北大法律人的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
左起:许佳 虢中奇 于钱源 陈姝祎 丁小溪
左起:董磊 郭奕安 冯正旸 陈伯轩 温贺齐
法学院10位学子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服务保障任务
法学院志愿者虢中奇(左起第3位)在岗位现场
法学院志愿者于钱源、许佳(一排左起第1、2位)、陈姝祎(二排左起第2位)在岗位现场
服务保障纪念大会既是一份无上光荣,更是一次精神洗礼。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体中华儿女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2025年6月,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法学院启动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人员遴选推荐,按照有关标准精心选拔推荐广场合唱团成员和志愿者,其中不乏曾参与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北大方阵、APEC领导人论坛峰会志愿服务等重大活动的同学和退伍大学生士兵代表。为确保入选同学全身心投入纪念大会服务保障任务的准备和培训,法学院从同学们实际需求出发,以精细化服务确保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动圆满完成各项服务保障任务。从盛夏到金秋,训练时的星光为伴、现场的热泪盈眶、迎送时的温暖相拥,这些瞬间不仅定格在一张张珍贵的照片里,更成为同学们成长青春路上的宝贵财富。
及至纪念大会当日,从凌晨的出发到下午的疏散,志愿者靓丽的身影用行动诠释着“志愿”二字的重量——不仅是服务的热忱,更是专业的坚守;不仅是此刻的参与,更是一生的信念。当国歌奏响、旗帜飘扬,他们的每一个迎送动作、每一次服务微笑,都成为这场庄严盛典中最动人的青春注脚。
法学院志愿者、退伍大学生虢中奇向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画像敬礼
法学院志愿者许佳接受央视新闻采访
法学院观礼学生丁小溪接受央视新闻采访
入选纪念大会合唱团的法学院5名在读学生,历经持续整个暑期的数周高强度训练打磨,于大会当日在广场上以饱满昂扬的状态同首都各高校学生一道,用嘹亮歌声传递赤子情怀。
法学院学子参加纪念大会合唱团凌晨彩排现场
法学院学子参加纪念大会合唱团风采
9月2日晚至3日凌晨,法学院在校师生代表在新太阳学生中心为即将启程的纪念大会合唱团成员和志愿者送行。学院老师为每位志愿者贴心准备了后勤物资,勉励大家继续保持昂扬斗志,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纪念大会。
9月2日晚,法学院师生在新太阳学生中心欢送志愿者、合唱团成员上岗
9月3日午后,当圆满完成任务的合唱团与志愿者同学们带着荣光回到校园时,学院为同学们准备了象征光荣的鲜花和慰问物资,师生代表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前广场迎接凯旋。车门打开的瞬间,欢呼声与掌声交织,激动的同学们纷纷上前与师长拥抱,分享着此行的震撼与收获。
法学院师生代表迎接纪念大会志愿者、合唱团成员凯旋
参与纪念大会服务保障任务,既是法学院学生践行“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生动实践,也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鲜活体现。未来,北大法学院将用好重大活动宝贵思政教育资源,以闪耀着热血与温情的记忆鼓励青年法律人在时代舞台上勇担使命,以专业素养与青春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北大法律人的智慧与担当,持续激励更多优秀学子在“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逐梦路上坚定前行。
【纪念大会法学院合唱团成员、志愿者同学感言】
法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纪念大会志愿者 许佳: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刻意识到和平从来不是历史的必然馈赠,而是无数革命先辈以生命与信仰搏来的光明与幸福。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日的和平与发展。作为北大青年,我们也时常回望西南联大那段苦难与峥嵘的岁月——师生们跋涉千里、弦歌不辍,在烽火中坚守学术理想,以知识报国、以文化救亡。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于危难中不屈、于困厄中奋进的精神底色。如今的我们,站在燕园这片承载着家国情怀的土地上,更应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联大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硝烟虽已散尽,但历史的回响犹在耳畔。我们会以理性为灯、以奋斗为桨,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捍卫这盛世中华!
法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纪念大会志愿者 虢中奇:
我很荣幸能够作为志愿者,参与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志愿服务工作中。经历了多次培训、前期踏勘、三次全流程彩排,在现场聆听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时,这些疲倦和辛苦我认为都是值得的。
作为一名退伍大学生士兵,我对于战争有了深刻的认知,阅兵对于我具有特殊的意义,看着各种新式武器装备和受阅官兵走过长安街,我内心感到深深地悸动和无比地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谨遵习近平总书记教诲,结合自身法学专业专长,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法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纪念大会志愿者 于钱源:
作为纪念活动志愿者参与这一庄严盛会,我心中充满难以言表的荣幸与激动。能够以这样的身份亲历现场,见证历史与荣光的交汇,是我此生难忘的回忆。感谢老师们的信任、支持与帮助,感谢伙伴们的相互鼓励与携手共行。志愿中,我们牢记微笑服务的宗旨,期待通过热情和专业的服务将“小我”融入“大我”,践行诺言,致敬先辈。当我们收到来自于观礼人员的感谢时,我明白,这是这场大会不同角色之间的彼此鼓励,这是心向同一份荣耀的共鸣。
虽然出于岗位工作职责,我无缘亲眼见证盛会的举办过程,但在红墙下,当我听见礼炮的轰鸣、听见胜利歌声响彻广场、看见和平鸽展翅高飞,我依然深深地感受到与这场大会同频共振的光荣。那一刻,我心潮澎湃,想起那段烽火岁月——是国难下中国人民不屈的怒吼,是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的坚韧。先辈们以生命与热血换来今日山河无恙,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应遗忘。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正是这场伟大征程的接力者。愿传承这份赤诚与坚定,在未来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不负历史厚望,不负时代所托。
法学院2023级本科生、纪念大会志愿者 陈姝祎:
有幸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是我一生中无比光荣和难忘的经历。
作为一名退伍士兵,这次纪念大会便是我的另一个战场。我见过凌晨三点的长安街,亦听到胜利之歌将微光奏唱成黎明。无数并肩作战的志愿者们一同努力,坚守岗位、默默付出。无论是深夜里的整装待发,还是烈日下的协调引导,我们都以最饱满的热情、最严谨的态度,全力保障阅兵的顺利进行。红墙之外,能够听见悠扬的歌声、铿锵的步伐、嘹亮的口号、战机的呼啸,便已然热血沸腾。当我们喊出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口号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是如此掷地有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无论是戎装在身还是退役返校,我时时刻刻感受着军队带给我的成长,亦无时无刻不感受着组织给予我的关怀。我拥有“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幸运,也定将会与党和人民紧紧站在一起。
法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现场学生代表 丁小溪:
非常有幸能够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讲话,我感到心潮澎湃。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阅兵场上,战旗方队高擎一面面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经过天安门广场,重温昨日的苦难辉煌;随后,装备方队载着种种新型军事装备缓缓驶来,彰显着今天的使命担当和明天的伟大梦想。观礼台上,大家时时挥舞国旗、鼓掌欢呼,为祖国的发展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作为新时代北大学子,我们一定会坚定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争做和平理念的倡导者,和平发展的行动者,勤奋求学、笃行不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法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纪念大会合唱团成员 董磊:
从接到任务开始,我们合唱团的成员都十分重视,三个多月以来坚持排练,进行了校内排练、分区排练、室外训练、全要素演练等,从声音到表情、肢体等都精益求精,力求呈现出最佳的状态。在排练中所有成员都克服困难,我也坚持以此次活动为第一位,从未缺勤任何一次排练,希望能够全力以赴,在活动中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
站在广场上的那一刻,我感到无比光荣,也被现场的氛围深深感染和震撼。尽管我们在排练过程中已经演唱过很多次歌曲,但是在广场上正式表演的那一刻,仍然被感动到热泪盈眶,我想在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在最后大合唱《歌唱祖国》的时候,看着放飞的和平鸽和气球,听着广场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欢呼和掌声,我为我们感到自豪,更为繁荣昌盛的祖国感到自豪!
回望历史,和平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法学院2024级本科生、纪念大会合唱团成员 冯正旸:
很荣幸能作为三千人广场合唱团的一员,以歌声为纪念大会的圆满举行贡献力量!一首首红色曲目响彻广场,一段段英雄往事浮上心头。那一刻,仿佛与革命先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感动与自豪,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当我亲眼目睹阅兵队列整齐开进、亲耳听到受阅战机在广场上空呼啸而过时,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与民族的自信,更感受到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在天安门广场,紧贴着祖国的心房,北大青年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的激昂呐喊仿佛还在眼前回荡,建党百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依旧在耳畔回响。“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将把这份荣耀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努力精进学业,持续服务奉献,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法学院2024级本科生、纪念大会合唱团成员 郭奕安:
作为此次纪念大会千人学生合唱团的一员,能亲赴现场,亲身体会大会盛况,我深感荣幸。站在天安门广场,听着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讲话,望着受阅队伍整齐划一的步调,看着先进的武器装备从面前经过,我内心的激动与自豪难以言表。在近100个小时的排练时光中,我们用心打磨每一个音符,检查每一个动作,只为了以最饱满的状态、最完美的演出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展现出当代青年的风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应时刻铭记历史,坚定践行伟大抗战精神,投身于社会实践,练就过硬本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法学院2024级本科生、纪念大会合唱团成员 陈伯轩:
很荣幸能够参与本次合唱活动!在漫长的训练中,我们挥洒汗水、精益求精,只为成就广场上最完美的表演。我们用深情的歌曲纪念先烈,用雄壮的歌声唱响国威,为阅兵仪式注入别样的青春色彩。始于《松花江上》,千言万语描绘不出那跨越时空的共鸣与感动;终于《歌唱祖国》,两个多月来挥洒的汗水在缓缓流下的两行热泪面前都微不足道。另外,我要感谢所有为活动提供帮助的老师和志愿者。你们的助力是最坚强的后盾,是本次胜利的幕后英雄!最后,愿祖国繁荣昌盛,和平万岁,正义万岁!
法学院2024级本科生、纪念大会合唱团成员 温贺齐:
我从小热衷于观看阅兵,建国70周年、建党一百周年的阅兵,我都和家人一起完整看完。那时不懂阅兵的意义,只享受视觉盛宴和与家人共处的时光,还曾梦想有生之年能参与一次。没想到多年后梦想成真。面对期末复习、暑期旅行和家人相处时光,我权衡后选择投身任务。训练总时长比想象中短,过程却更波澜起伏,从焦虑紧张到融入集体后的快乐与成就感,还增进了和同学的友谊。
直到演出结束,我才知道从接受任务到大会正式演出不足百天,这让我难以置信。在大会现场,当广播声响起,军乐团演奏《我爱祖国的蓝天》,看着歼16、歼20等战斗机从头顶飞过,我热血沸腾,内心的自豪油然而生。我终于明白,阅兵象征着祖国的强盛,能让个体幸福感升华。此刻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是一名合格的北大学子,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