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及事迹简介》,邹碧华、高铭暄2名北大法律人入选“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的公示提到,经各地区各部门遴选推荐、群众网上投票、组委会集中审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认真审核,产生300名“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包括278名个人,22个集体,人选涵盖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涌现的忠诚于党、报效祖国、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英雄模范。
《人民日报》相关版面
入选“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
邹碧华(1967 - 2014)
1984年—1988年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3年—1996年北京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6年—1999年北京大学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
邹碧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1月生,江西奉新人,生前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任上海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成员。他将信息化前沿性技术引入司法改革,主持起草司法改革多项制度,在全国率先提出司法体制改革项目化管理理念,为上海司法改革试点乃至全国司法体制改革作出突出贡献。2014年12月10日因公殉职,终年47岁。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获改革先锋、全国模范法官等荣誉称号。
高铭暄
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
高铭暄,男,汉族,中共党员,1928年5月生,浙江玉环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当代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他是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全程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制定,是新中国第一位刑法学博士生导师,统编刑法学教科书的主编者,为我国刑法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延伸阅读:
“最美奋斗者”称号有什么特殊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中国70年的辉煌成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亿万人民努力奔跑、不懈奋斗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在伟大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到处都是挥洒汗水、忘我拼搏的人们,到处都留下了奋斗者披荆斩棘的光辉足迹。奋斗的人生最幸福,奋斗的姿态最美丽。使用“最美奋斗者”名称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简练生动、易于传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一代又一代奋斗者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的初心使命,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奋斗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非凡勇气和昂扬姿态。
“最美奋斗者”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的一项重要安排就是评选表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评选表彰的标准是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重要贡献的各行各业代表人士;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业绩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等。
“最美奋斗者”公示人选有什么突出特点?
这次公示的“最美奋斗者”,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个时期的先进分子,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定拥护者、践行者,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懈奋斗者、开拓者,是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是各条战线的优秀代表。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选注重体现70年一贯性,涵盖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既有黄继光、邱少云、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历史上的楷模,又有罗阳、黄大年、南仁东、李保国、张富清、王继才、杜富国等新时代的楷模。每个人选背后,都有一段精彩鲜活、富有说服力的故事,以小见大地诠释了爱国奋斗奉献的伟大精神,揭示了新中国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二是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选涵盖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各个方面。兼顾工农商学兵各个行业系统,覆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部分人选都是经过实践考验的老英雄、老先进、老模范,在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享有崇高声誉。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在世与已故、地方与军队等人选的比例比较适当。三是具有深厚的群众性。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群众性,重在评选过程、重在群众参与。公示人选都来自于群众直接提名,主要依据群众投票结果确定。可以说,绝大部分人选都是来自工矿车间、科研一线、村镇社区、大中小学校、基层连队等,都是在群众生产生活的火热实践中脱颖而出的先进模范,都是群众身边可敬可亲可学的榜样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