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1989年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
1989-1992年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
1992-1995年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
在职教师
陈瑞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刑事诉讼法学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1995年7月-1997年6月 北京大学法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7年7月至今 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
2002年1月-6月 耶鲁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1997年7月至今 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
2002年1月-6月 耶鲁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学、司法制度、程序法理论、法学方法、企业合规基本理论。
在程序正义、程序性制裁、诉讼构造、合作性司法、诉讼形态、证据理论、辩护理论、企业合规理论等问题的研究上,提出了创新性的理论,在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具有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
在程序正义、程序性制裁、诉讼构造、合作性司法、诉讼形态、证据理论、辩护理论、企业合规理论等问题的研究上,提出了创新性的理论,在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具有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
荣誉奖励
1.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201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3.2010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资格;
4.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十大中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5.2000年,获第七届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科研类)一等奖;
6.1999年,获北京市法学会授予“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
7.1999年,《刑事审判原理论》一书获第三届中国法学会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8.1998年-2001年,连续四年获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十佳教师”称号;
9.1998年,《刑事审判原理论》一书获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0.1998年,《刑事审判原理论》一书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201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3.2010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资格;
4.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十大中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5.2000年,获第七届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科研类)一等奖;
6.1999年,获北京市法学会授予“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
7.1999年,《刑事审判原理论》一书获第三届中国法学会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8.1998年-2001年,连续四年获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十佳教师”称号;
9.1998年,《刑事审判原理论》一书获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0.1998年,《刑事审判原理论》一书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其他事项
1.2018年开始,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 2022年开始,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
3. 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检察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4. 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例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
5. 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
6. 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
7. 国家检察官学院兼职教授;
8. 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9.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兼职教授;
10.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全国合规委员会委员。
2. 2022年开始,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
3. 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检察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4. 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例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
5. 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
6. 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
7. 国家检察官学院兼职教授;
8. 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9.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兼职教授;
10.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全国合规委员会委员。
研究成果
前后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在英国Springer出版社出版外文专著一部;在法学“三大刊”上发表论文25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发表外文论文2篇。
(一)著作和教材
1.《刑事审判原理论》,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004年版,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约 40万字;
2.《看得见的正义》,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版、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约 20 万字;
3.《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独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约40万字;
4.《比较刑事诉讼法》,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约52万字;
5.《程序正义理论》,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约20万字;
6.《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013年版,约 46 万字;
7.《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约20万字;
8.《刑事证据法》,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013年、2018年、2021年出版,约50万字;
9.《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约31.6万字;
10.《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独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2010年、2018年版,约 33 万字;
11.《程序性制裁理论》,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2010年、2017年版,约 43 万字;
12.《论法学研究方法》,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法律出版社2017
年版,约 26 万字;
13.《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上、下),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013年、 2016 年版,约100万字;
14.《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独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2018年版,约45万字;
15.《刑事辩护的理念》,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法律出版社2022年出版,约 30 万字;
16.《刑事辩护的艺术》,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约23万字;
17.《司法体制改革导论》,独著,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40万字;
18. 《刑事诉讼法》,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55万字;
19. 《刑事程序的法理》(上、下),独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出版,100万字。
20.《企业合规基本理论》,独立著作,法律出版社2020年、2021年、2022年出版,50万字。
21. Ruihua Chen, Models of Criminal Procedure System, Springer, 2022.(英文版《刑事诉讼的制度模式》,英国斯普林格出版社2022年出版,约400页)
(二)法学“三大刊”论文
1.《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述评》,《中国社会科学》 1999
年第 6 期;
2.《市场经济与刑事诉讼法学的展望,《中国法学》1993年第5期;
3.《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的探索与开拓》,《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
4.《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5.《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6.《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法理学分析》,《中国法学》2005年第6期;
7.《未决羁押制度的理论反思》,《法学研究》2002年第5期;
8.《案卷笔录中心主义》,《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9.《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10.《司法过程中的对抗与合作: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法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1.《刑事程序失灵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国法学》2007年第6期;
1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三个模式》,《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13.《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
1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模式》,《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
15.《量刑程序改革的模式选择》,《法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6.《实物证据的鉴真问题》,《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
17.《从经验到理论的研究方法》,《法学研究》2011年第6期;
18.《法律程序构建的基本逻辑》,《中国法学》2012年第1期;
19.《以限制证明力为核心的新法定证据主义》,《法学研究》2012年第6期;
20.《非法证据排除程再讨论》,《法学研究》2014年第2期;
21.《刑事证明标准中主客观要素的关系》,《中国法学》2014年第3期;
22.《法官责任制度的三种模式》,《法学研究》2015年第4期;
2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若干争议问题》,《中国法学》2017年第1期;
24.《刑事对物之诉的初步研究》,《中国法学》2019年第1期。
25.《刑事诉讼的合规激励模式》,《中国法学》2020年第6期。
(三)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代表作)
26.《论法人犯罪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政法论坛》1993年第3期;
27.《意大利 1988 年刑事诉讼法典评析》,《政法论坛》1993年第4期;
28.《美国辩诉交易程序与意大利刑事特别程序比较》,《政法论坛》1995年第3期、第4期;
29.《刑事审判程序价值论》,《政法论坛》,1996年第5期、第6期;
30.《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中外法学》1996年第2期;
31.《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
32.《二十世纪中国之刑事诉讼法学》,《中外法学》1997年第6期;
33.《论程序正义价值的独立性》,《法商研究》1998年第2期;
34.《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萨默斯程序价值理论评析》,《北大法律评论》1998 年第1卷第1辑;
35.《程序正义论纲》,《诉讼法学论丛》1998年第1卷第1辑;
36.《制度变革中的立法推动主义》,《政法论坛》2010年第1期;
37.《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据规则》,《法学家》2011年第3期;
38.《论量刑建议》,《政法论坛》2011年第2期;
39.《量刑程序中的证据规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
40.《论证据相互印证规则》,《法商研究》2012年第1期;
41.《论瑕疵证据补正规则》,《法学家》2012年第2期;
42.《案卷移送制度的演变与反思》,《政法论坛》2012年第5期;
43.《刑事司法裁判的三种形态》,《中外法学》2012年第6期;
44.《论被告人的自主性辩护权》,《法学家》2013年第6期;
45.《独立辩护人理论的反思与重构》,《政法论坛》2013年第6期;
46.《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三种模式》,《法商研究》2014年第1期;
47.《刑事诉讼中的有效辩护》,《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48.《辩护权制约裁判权的三种模式》,《政法论坛》2014年第5期;
49.《法学研究方法的若干反思》,《中外法学》2015年第1期;
50.《新间接审理主义》,《中外法学》2016年第4期;
51.《论辩护律师的忠诚义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3期;
52.《论侦查中心主义》,《政法论坛》2017年第2期;
53.《对非法审判行为的程序性制裁》,《兰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54.《审判中心主义改革的理论反思》,《苏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55.《程序性辩护的理论反思》,《法学家》2017年第1期;
56.《有效辩护问题的再思考》,《当代法学》2017年第6期;
57.《检察机关法律职能的重新定位》,《中国法律评论》2017年第5期;
58.《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考》,《中国法律评论》2017年第3期;
59.《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理论展开》,《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1期;
60.《论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61.《法官员额制改革的理论反思》,《法学家》2018年第3期;
62.《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定位》,《东方法学》2018年第1期;
63.《公安职能的重新定位问题》,《苏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64.《论协同性辩护理论》,《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65.《论国家监察权的性质》,《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1期;
67.《行政不法事实与犯罪事实的层次性理论——兼论行政不法行为向犯罪转化的事实认定问题》,《中外法学》2019年第1期;
68.《从经验到理论的法学研究方法》,《中国法律评论》2019年第2期;
69.《刑事诉讼的公力合作模式——量刑协商制度在中国的兴起》,《法学论坛》2019年第4期。
70.《刑事辩护制度四十年来的回顾与展望》,《政法论坛》2019年第6期;
71.《企业合规视野下的暂缓起诉协议制度》,《中外法学》2020年第1期;
73.《辩护律师职业伦理的模式转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73.《论刑事之诉的类型和效力》,《法学论坛》2020年第4期;
74.《论量刑协商的性质和效力》,《中外法学》2020年第5期;
75.《论协商性的程序正义》,《比较法研究》2021年第1期;
76.《企业合规出罪的三种模式》,《比较法研究》2021年第3期;
77.《企业有效合规整改的基本思路》,《政法论坛》2022年第1期;
78.《有效合规管理的两种模式》,《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年第1期;
79.《论程序正义的自主性价值》,《江淮论坛》2022年第2期;
80.《合规监管人的角色定位》,《比较法研究》2022年第3期。
(四)外文论文
1.“China’s New Exclusionary Rule: An Introduction”,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Law, Vol. 24, No. 2, Spring 2011, pp.229-248.
2.“Initial Research on the Malfunction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in Pacific Rim Law & Policy Journal, Vol. 20, No. 2, 2011, pp.359-397.
(一)著作和教材
1.《刑事审判原理论》,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004年版,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约 40万字;
2.《看得见的正义》,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版、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约 20 万字;
3.《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独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约40万字;
4.《比较刑事诉讼法》,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约52万字;
5.《程序正义理论》,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约20万字;
6.《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013年版,约 46 万字;
7.《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约20万字;
8.《刑事证据法》,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013年、2018年、2021年出版,约50万字;
9.《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约31.6万字;
10.《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独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2010年、2018年版,约 33 万字;
11.《程序性制裁理论》,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2010年、2017年版,约 43 万字;
12.《论法学研究方法》,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法律出版社2017
年版,约 26 万字;
13.《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上、下),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013年、 2016 年版,约100万字;
14.《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独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2018年版,约45万字;
15.《刑事辩护的理念》,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法律出版社2022年出版,约 30 万字;
16.《刑事辩护的艺术》,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约23万字;
17.《司法体制改革导论》,独著,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40万字;
18. 《刑事诉讼法》,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55万字;
19. 《刑事程序的法理》(上、下),独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出版,100万字。
20.《企业合规基本理论》,独立著作,法律出版社2020年、2021年、2022年出版,50万字。
21. Ruihua Chen, Models of Criminal Procedure System, Springer, 2022.(英文版《刑事诉讼的制度模式》,英国斯普林格出版社2022年出版,约400页)
(二)法学“三大刊”论文
1.《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述评》,《中国社会科学》 1999
年第 6 期;
2.《市场经济与刑事诉讼法学的展望,《中国法学》1993年第5期;
3.《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的探索与开拓》,《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
4.《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5.《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6.《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法理学分析》,《中国法学》2005年第6期;
7.《未决羁押制度的理论反思》,《法学研究》2002年第5期;
8.《案卷笔录中心主义》,《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9.《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10.《司法过程中的对抗与合作: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法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1.《刑事程序失灵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国法学》2007年第6期;
1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三个模式》,《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13.《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
1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模式》,《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
15.《量刑程序改革的模式选择》,《法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6.《实物证据的鉴真问题》,《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
17.《从经验到理论的研究方法》,《法学研究》2011年第6期;
18.《法律程序构建的基本逻辑》,《中国法学》2012年第1期;
19.《以限制证明力为核心的新法定证据主义》,《法学研究》2012年第6期;
20.《非法证据排除程再讨论》,《法学研究》2014年第2期;
21.《刑事证明标准中主客观要素的关系》,《中国法学》2014年第3期;
22.《法官责任制度的三种模式》,《法学研究》2015年第4期;
2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若干争议问题》,《中国法学》2017年第1期;
24.《刑事对物之诉的初步研究》,《中国法学》2019年第1期。
25.《刑事诉讼的合规激励模式》,《中国法学》2020年第6期。
(三)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代表作)
26.《论法人犯罪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政法论坛》1993年第3期;
27.《意大利 1988 年刑事诉讼法典评析》,《政法论坛》1993年第4期;
28.《美国辩诉交易程序与意大利刑事特别程序比较》,《政法论坛》1995年第3期、第4期;
29.《刑事审判程序价值论》,《政法论坛》,1996年第5期、第6期;
30.《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中外法学》1996年第2期;
31.《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
32.《二十世纪中国之刑事诉讼法学》,《中外法学》1997年第6期;
33.《论程序正义价值的独立性》,《法商研究》1998年第2期;
34.《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萨默斯程序价值理论评析》,《北大法律评论》1998 年第1卷第1辑;
35.《程序正义论纲》,《诉讼法学论丛》1998年第1卷第1辑;
36.《制度变革中的立法推动主义》,《政法论坛》2010年第1期;
37.《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据规则》,《法学家》2011年第3期;
38.《论量刑建议》,《政法论坛》2011年第2期;
39.《量刑程序中的证据规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
40.《论证据相互印证规则》,《法商研究》2012年第1期;
41.《论瑕疵证据补正规则》,《法学家》2012年第2期;
42.《案卷移送制度的演变与反思》,《政法论坛》2012年第5期;
43.《刑事司法裁判的三种形态》,《中外法学》2012年第6期;
44.《论被告人的自主性辩护权》,《法学家》2013年第6期;
45.《独立辩护人理论的反思与重构》,《政法论坛》2013年第6期;
46.《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三种模式》,《法商研究》2014年第1期;
47.《刑事诉讼中的有效辩护》,《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48.《辩护权制约裁判权的三种模式》,《政法论坛》2014年第5期;
49.《法学研究方法的若干反思》,《中外法学》2015年第1期;
50.《新间接审理主义》,《中外法学》2016年第4期;
51.《论辩护律师的忠诚义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3期;
52.《论侦查中心主义》,《政法论坛》2017年第2期;
53.《对非法审判行为的程序性制裁》,《兰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54.《审判中心主义改革的理论反思》,《苏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55.《程序性辩护的理论反思》,《法学家》2017年第1期;
56.《有效辩护问题的再思考》,《当代法学》2017年第6期;
57.《检察机关法律职能的重新定位》,《中国法律评论》2017年第5期;
58.《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考》,《中国法律评论》2017年第3期;
59.《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理论展开》,《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1期;
60.《论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61.《法官员额制改革的理论反思》,《法学家》2018年第3期;
62.《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定位》,《东方法学》2018年第1期;
63.《公安职能的重新定位问题》,《苏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64.《论协同性辩护理论》,《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65.《论国家监察权的性质》,《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1期;
67.《行政不法事实与犯罪事实的层次性理论——兼论行政不法行为向犯罪转化的事实认定问题》,《中外法学》2019年第1期;
68.《从经验到理论的法学研究方法》,《中国法律评论》2019年第2期;
69.《刑事诉讼的公力合作模式——量刑协商制度在中国的兴起》,《法学论坛》2019年第4期。
70.《刑事辩护制度四十年来的回顾与展望》,《政法论坛》2019年第6期;
71.《企业合规视野下的暂缓起诉协议制度》,《中外法学》2020年第1期;
73.《辩护律师职业伦理的模式转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73.《论刑事之诉的类型和效力》,《法学论坛》2020年第4期;
74.《论量刑协商的性质和效力》,《中外法学》2020年第5期;
75.《论协商性的程序正义》,《比较法研究》2021年第1期;
76.《企业合规出罪的三种模式》,《比较法研究》2021年第3期;
77.《企业有效合规整改的基本思路》,《政法论坛》2022年第1期;
78.《有效合规管理的两种模式》,《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年第1期;
79.《论程序正义的自主性价值》,《江淮论坛》2022年第2期;
80.《合规监管人的角色定位》,《比较法研究》2022年第3期。
(四)外文论文
1.“China’s New Exclusionary Rule: An Introduction”,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Law, Vol. 24, No. 2, Spring 2011, pp.229-248.
2.“Initial Research on the Malfunction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in Pacific Rim Law & Policy Journal, Vol. 20, No. 2, 2011, pp.35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