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一、专著
1.《犯罪参与体系研究:以单一正犯体系为视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美国刑法》(第四版)(与储槐植教授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二、主编
1. 《判例刑法总论》(陈兴良主编,江溯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 《判例刑法分论》(陈兴良主编,江溯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 《犯罪学教程》(董邦俊、王志祥主编,江溯等副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4. 《当代刑法思潮论坛第一卷:刑法体系与犯罪构造》(梁根林主编,车浩、江溯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5.《当代刑法思潮论坛第二卷:刑法教义与价值判断》(梁根林主编,车浩、江溯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6. 《当代刑法思潮论坛第三卷:刑事政策与刑法变迁》(梁根林主编,车浩、江溯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三、论文
1. “承继的共同正犯研究——以日本的判例和学说为中心的考察”,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共犯与身份——大陆法系与我国之比较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宪政视野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载《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 “论恢复性司法中的刑事司法专业人士”,载《公安研究: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5. “美国刑法上的共犯——以《模范刑法典》为中心的考察”,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社会学视野下的刑罚——刑罚社会学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刑罚的文化分析——加兰德刑罚社会学理论研究”,载《清华法学》2008年第6期
8.“单一正犯体系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 “社会团结,集体意识与刑罚——涂尔干刑罚社会学思想研究”,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第3期
10.“犯罪参与体系中的行为概念与行为人概念”,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第4期
11. “权力技术与刑罚——福柯刑罚社会学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2.“犯罪参与的二重性”,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6期
13.“关于单一正犯体系的若干辩驳”,载《当代法学》2011年第5期
14.“区分制共犯体系的整体性批判”,载《法学论坛》2011年第6期
15.“单一正犯体系的类型化考察”,载《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6.“《奥地利刑法典》单一正犯体系研究”,载《刑法论丛》2012年第1期
17.“英美刑法上的被害人共同责任”,载《北方法学》2012年第6期
18.“日本刑法上的被害人危险接受理论及其借鉴”,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19.“从形式主义的刑罚概念到实质主义的刑罚概念”,载《时代法学》2012年第4期
20.“过失犯中被害人自陷风险的体系性地位”,载《北大法律评论》2013年第1卷
21.“论犯罪论体系对刑法典的形塑作用”,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1期
22. “中国刑法学科发展评价(2010-2011):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载《中外法学》2013年第1期
23. “纪念西田典之先生”,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3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4. “二元违法论与未遂犯的处罚根据”,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25. “超越共犯独立性与共犯从属性:刑法第29条第2款的再解释”,载《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第2期
26. “中国刑法学发展评价(2012-2013)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载《中外法学》2015年第2期
27. “Kill Fewer and Kill Carefully? A Critical Review of Death Penalty Reforms in China Since 2007”,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Vol. 2, Issue 2, 2014.
28.“医生的说明义务与假定的患者同意”,载《北大法律评论》2014年第2卷
29. “国际刑法上的行为控制理论”,载《环球法律评论》2015年第2期
30. “无需量刑指南的轻缓与均衡:德国量刑制度的经验”,载《法律科学》2015年第4期
31. “Punishment without Trial: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in China”,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Vol. 4, Issue 1, 2016.
32. “论美国《模范刑法典》的犯罪论体系”,载《比较法研究》2016年第3期
33. “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法律—经济财产说之提倡”,载《法学评论》2016年第6期
四、书评
1.“枪声不息:评George Fletcher著《地铁里的枪声》”,载《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8期
2.“比较刑法学如何成为可能:评George Fletcher著《反思刑法》”,《法律书评》2009年第1期
五、参编
《刑法各论精释》,陈兴良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版(撰写“盗窃罪”和“拐卖妇女儿童罪”)
六、文集
1.“论修复性司法中的刑事司法专业人士”,载周长军、于改之主编《恢复性司法:法理及其实践展开》,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中国大陆医疗纠纷的困境与出路”,载张丽卿编:《风险社会下全球刑法新议题》,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15年版
3. “Kontroverse über die Methodenlehre des chinesischen Strafrechts”(中国刑法方法论之争),in Yuanshi Bu (Hrg.), Juristische Methodenlehre in China und Ostasien, Mohr Siebeck Verlag, 2016.
七、翻译
(一)译文
1.“美国与日本的死刑悖论”,David T. Johnson文,江溯译,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死刑与美国文化”,David Garland文,江溯译,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6期
3.“二十世纪的刑法理论”,George P. Fletcher文,江溯译,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亚洲的法律、社会与死刑”,Franklin E. Zimring文,江溯译,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在国家秘密处决之地:日本的死刑政策”,David T. Johnson文,江溯译,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刑法理论的性质与功能”,George P. Fletcher文,江溯译,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德国的量刑与刑事制裁体系”,Hans-J?rg Albrecht文,江溯、林静译,载陈泽宪主编:《刑事法前沿》(第9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 “日本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桥爪隆 文,江溯、李世阳译,载《武陵学刊》2011年第3期
9. “法律社会学研究的三种进路”,Malcolm Feeley文,江溯、谢娜译,载《武陵学刊》2011年第4期
10. “《里斯本条约》之后的欧洲刑法教义学”,梅隆希普斯文,江溯、马寅翔译,载陈泽宪编:《刑事法前沿》第8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 “全球化世界的法律秩序——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内法、国际法和私人法规范体系的发展”,Ulrich Sieber文,江溯译,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 “辩诉交易和刑事审判的消失——来自英美和德国法律史的教训”,John Langbein文,江溯译,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3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3.“国际反腐法律法规及其在德国的实施现状”,Gerhard Dannecker文,江溯译,载《走向科学的刑事法学》,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二)译著
1.《刑事政策学》([日]森本益之、上田宽等著,合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犯罪实行行为论》([日]西原春夫著,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刑法的基本概念》([美]George P. Fletcher著,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民法总论》([日]大村敦志著,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民事诉讼法:原理、实践与环境》([美]Stephen Subin主编,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 《牛津犯罪学指南》(Oxford Handbook of Criminology)([英]Maguire, Morgan & Reiner著,合译),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 《全球风险社会与信息社会的刑法:二十一世纪刑法的挑战》,([德]Ulrich Sieber著,合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8. 《黑衣人:美国最高法院是如何摧毁美国司法的》,独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9. 《共犯理论的研究》([日]西田典之著,合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即出)
10. 《德国刑事诉讼原理》([德]Thomas Weigend著,合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即出)
11. 《德国刑法学:从传统到现代》([德]希尔根多夫 著, 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八、其他
访问研究
1. 2014年7-8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德国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2. 2015年7月,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
3. 2016年7月,德国马丁·路德哈勒—维腾堡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
科研项目(均为主持人)
1.“通过刑罚的治理:政治结构、刑事政策与监禁率——最近三十年美国、欧洲和中国的比较研究”(Governing Through Punishment: The Politics of Imprisonment Rates in the US, Europe and China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德国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课题,2010-2013
2. “比较视野下我国监禁刑适用规模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项目
3. “过失犯中被害人的自陷风险问题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2011年项目
4. “单一正犯体系的理论建构”,2012年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