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弦歌犹忆青衿志,一朝归来再叙赤子心。9月20日,北京大学法学院2005级本科校友入学二十周年返校纪念活动在凯原楼模拟法庭圆满举行。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郭雳,教师代表王慧教授、傅郁林教授、葛云松教授,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党淑平,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史诗,以及七十余位校友及家属参加活动。活动由2005级本科校友黄敏主持。
阔别廿载,校友们再度踏上燕园这片承载青春理想与回忆的热土,难掩兴奋与感慨,纷纷聚集在活动专属打卡点前合影留念,定格重逢瞬间。精心布置的活动现场,定制的帆布袋和专属礼品,承载着北大法学院对校友们“回家”的诚挚欢迎与美好祝福。
下午14时,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首场圆桌论坛以“多样的生活与20年见证的社会变迁”为主题,由刘庄校友主持,陈曌、徐晨、孙超、茅少伟四位校友依次分享。陈曌校友立足自身于日企的工作经历,分享了自身对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法律机遇与挑战的观点;徐晨校友从法官的视角,分享了自身对中国司法系统改革与完善的认识;孙超校友基于自身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对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秩序构建的感受;茅少伟校友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分享对新时代法学教育发展的思考。
第二场以“人生黄金期的机遇与挑战”为题的圆桌论坛由蔡克蒙校友主持。江南校友叙说了对中国投资市场发展的感悟;胡雪婷校友分享了她亲历目睹的律师业务变迁历程,以及当下律师职业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杨彧校友分享其对外资衰退下金融法律人的职业变局与行业重塑的思考;陈香林校友简述了投融资行业的生态变迁,并分享了自己近年来的职业经历。
最后一场圆桌论坛以“下一个20年,拥抱真正属于我们的时代”为核心议题,由王琦校友主持。温雅校友就未来是否会让孩子投身社会科学阐述了自身的看法;张逸群校友表达了为未来法律工作者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的期望;雷洋校友讲述了人工智能发展对金融投资和法律的影响;潘旻然校友介绍并展望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情况。
二十载再聚首,师恩难忘。2005级本科校友代表为老师们送上鲜花致敬,并与老师们合影留念。
在校友们热烈的掌声中,郭雳院长代表学院致辞。他表示,十分欣喜并热烈欢迎2005级本科校友们回家。他向校友们简要介绍学院近年的发展情况,并送上学院对校友们的真挚祝福,祝愿大家在事业与生活上实现 “双丰收”。
史诗老师在发言中表示,学院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校友们的关心与支持,期待校友们能够积极参与学院的各类校友活动,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傅郁林教授、王慧教授、葛云松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寄语。
傅郁林教授回忆了当年与校友们共处的美好时光,并表达了与校友们共同成长的欢喜。她希望校友们珍惜当下,珍惜身边人,并把爱与光带给更多的人。
王慧教授表达了与校友们再见的愉悦与温暖,并嘱咐校友们在为事业拼搏的同时要保重身体。
葛云松教授分享了自身记忆中与2005级本科校友们相关的教学生涯的点滴,鼓励校友们坚守北大法律人的精神底色,努力将北大精神发扬光大。
随后,党淑平老师向校友们介绍法学院校友工作概况。她表示,北大法学院校友会围绕“凝聚校友、服务校友、助力校友”的工作主线,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积极开展校友工作,希望校友们能够积极参与如“体育嘉年华”“北大法马”“无法不爱”等多元丰富的校友活动项目。
在温馨且热闹的晚宴环节,校友们分享彼此的工作与生活经历,在欢声笑语中共度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
至此,北京大学法学院2005级本科校友入学二十周年返校纪念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温暖的重逢,更是一次难得的传承与展望。相聚后,校友们又将各自奔赴心中所向之地。虽分散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但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校友们将继续以北大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为学院发展、为国家法治事业进步持续贡献力量。期待校友们再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