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法学院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并观看新闻发布会直播,师生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热议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航向、接续奋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北大法律人的智慧与力量。

法学院院长郭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立足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发展应系统部署、协同推进,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法治在其中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夯实高水平科技、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基础,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同时,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上,北京大学有理由继续扮演排头兵的角色,北大法律人将努力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跻身学科世界前列做出新的贡献。
法学院党委书记唐金楠: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主要有三点体会:一是鼓舞了信心。公报对“十四五”期间国家的整体发展进行了系统总结,指明了“十五五”的前进方向,对凝聚全社会共识,树立高质量发展的信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明确了目标。对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我们看到教育、人才、科技发展在这次公报里摆在了突出位置,而且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发展路径。这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同时也坚定了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继续作出贡献的决心。三是鼓舞了士气。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挑战巨大的时代环境下,党中央以全会的形式擘画蓝图,向世界展现出中国发展的信心和战略定力,凝聚强大发展共识,也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大家要接续奋斗,久久为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磅礴力量。
法学院副院长戴昕:此次全会公报对“十五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部署,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核心议题做出周密擘画。这为全国各界下一阶段的工作指明了清晰路径,体现了党中央的非凡远见和强大领导力。同时,公报也提出将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法治是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关键,以法治护航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法学院党委副书记路姜男: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倍感振奋。四中全会高度评价了过去五年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十五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四个自信”、认识“中国之治”优越性的生动教材。会议强调要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要将全会精神深度融入学生思政工作,讲清楚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筑牢学生的理想信念根基;也要将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动力,不断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高水平法治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张守文: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变,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当前,正值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将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奠定重要基础。以“五年规划”形式呈现的国家发展规划是进行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其持续落实有助于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我国重要的制度优势。无论是国家发展规划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还是国家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协调,抑或国家发展规划与财政、货币、产业等各类经济政策的协调,都离不开相应的法治保障,这是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依据我国宪法有关“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定,应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而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正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体现。此外,依据宪法有关“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的规定,对于国家发展规划这一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尤其应在经济立法层面作出相应规定。因此不仅要重视全国人大批准的年度计划和“五年规划”的法律效力,还应按照“六个坚持”,推动《国家发展规划法》尽快出台,使其成为该领域的基本法,从而为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法治的现代化。
法学院国内合作办公室主任杜雪娇:今天在学院行政图书馆党支部的组织下,我观看了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十五五”规划建议内容,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定力与民生温度。全会明确“十五五”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承启期,在复杂环境中锚定高质量发展主题,令人倍感振奋。作为新时代建设者,既要胸怀“国之大者”,也要立足本职岗位。我深刻认识到,需将国家战略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以行政服务效能提升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未来,我将持续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工作中锤炼创新思维,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把个人成长融入“十五五”规划实施的进程中。
法学院专职辅导员林静楠: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会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系统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科学擘画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扎根育人一线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嘱托,以党的自我革命精神锤炼品格,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耕育人沃土,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续写新的青春篇章,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党支部刘博:辞十四五华章,启十五五宏图。“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学习“十五五”工作部署,作为法学生,我深刻认识到,从“跟跑”到“领跑”,法治始终是护航现代化征程的重要支撑。当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完善的竞争法可保障市场秩序,维护经济韧性,健全的社会保障法为社会增添温情,亦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而应对不确定因素,更需完善风险防控类立法,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我们要学好专业知识,主动参与法治实践,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法学院2024级法学硕士党支部丁小溪: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在这五年中,作为一名北大学子,我在校园学习、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我国社会发展变化,亲身感受、亲眼见证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各项成就。全会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推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作为一名学生党支部书记,我将认真组织支部党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谱写青春篇章!
法学院2023级博士生党支部孙璐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全面擘画“十五五”、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十四五”即将收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不惧风雨、砥砺前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通过深入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愈加深刻地体会到“十五五”时期是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关键时期。作为当代青年学子,我们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把学术研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个人成长融入强国复兴伟业,乘势而上,脚踏实地,跑好自己手中的“接力棒”。